電子陶瓷專用納米氧化鋁
納米氧化鋁,可以用于功能陶瓷,結構陶瓷,透明陶瓷,紡機陶瓷,電子陶瓷。
由于納米氧化鋁粉體的超塑性,解決了由于低溫脆性而限制的應用范圍的缺點,其中尤以納米三氧化二鋁-碳化硅納米復合材料較為顯著,其抗彎強度從單相氧化鋁陶瓷的300-400Mpa提高到1GPa,材料的斷裂韌性提高幅度也在40%以上。
納米氧化鋁添加到陶瓷基片中不僅可以改善基片的燒結性能,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氧化鋁基板材料的熱穩(wěn)定性。
國內已有研究機構研究證實,添加納米氧化鋁可以將熱穩(wěn)定性提高2-3倍,平整度提高1.5倍我公司陶瓷專用納米氧化鋁具有純度高,粒徑小,分散性好等特點,廣泛用在各種陶瓷。
在粉料擠壓成型過程中,納米α-Al2O3粉可填充到微米氧化鋁粉體的孔隙之中,減小了孔隙尺寸;成型壓力提高,可減少氣孔數(shù)量,從而提高了陶瓷素胚的密度,改善了氧化鋁陶瓷燒結后的密度和力學性能.
納米a-Al2O3的添加,促進了燒結活性,有助于降低燒結溫度,燒結溫度為1450℃時,抗彎強度和斷裂韌性均達到較大值
少量納米a-Al2O3的添加,能有效的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,在1450℃燒結氧化鋁陶瓷,當添加量為10%時,抗彎強度為415mPa,斷裂韌性為4.1MPa·m^1/2。
技術指標:
項目
質量標準
型號
VK-L30
外觀
白色粉末
晶型
α相
處理前的含量﹪≥
99.99%
比表面積(m2/g)
10-30
粒徑nm
30-60
包裝:20公斤/桶
相關建材詞條解釋:
納米
單個細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,用 顯微鏡測直徑大約是五微米。舉個例子來說,假設一根頭發(fā)的直徑是0.05毫米,把它徑向平均剖成5萬根,每根的厚度大約就是一納米。也就是說,一納米就是0.000001毫米. 納米科學與技術,有時簡稱為 納米技術,是研究結構尺寸在1至100納米范圍內材料的性質和應用。納米技術的發(fā)展帶動了與納米相關的很多新興學科。有納米醫(yī)學、納米化學、納米電子學、 納米材料學、 納米生物學等。全世界的科學家都知道納米技術對科技發(fā)展的重要性,所以世界各國都不惜重金發(fā)展納米技術,力圖搶占納米科技領域的戰(zhàn)略高地。我國于1991年召開納米科技發(fā)展戰(zhàn)略研討會,制定了發(fā)展戰(zhàn)略對策。十多年來,我國 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。目前,我國在 納米材料學領域取得的成就高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,充分證明了我國在納米技術領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納米效應就是指納米材料具有 傳統(tǒng)材料所不具備的奇異或反常的 物理、 化學特性,如原本 導電的 銅到某一納米級界限就不導電,原來 絕緣的二氧化硅、 晶體等,在某一納米級界限時開始導電。這是由于納米材料具有 顆粒尺寸小、比表面積大、表面能高、表面原子所占比例大等特點,以及其特有的三大效應:表面效應、小尺寸效應和宏觀量子隧道效應。 對于固體 粉末或纖維,當其有一維尺寸小于100nm,即達到納米尺寸,即可稱為所謂納米材料,對于理想球狀 顆粒,當比 表面積大于60m2/g時,其直徑將小于100nm,達到納米尺寸?,F(xiàn)時很多材料的微觀尺度多以納米為單位,如大部份半導體制程標準皆是以納米表示。直至 2012年 6月,最新的中央處理器制程是22nm。
納米氧化鋁,可以用于功能陶瓷,結構陶瓷,透明陶瓷,紡機陶瓷,電子陶瓷。
由于納米氧化鋁粉體的超塑性,解決了由于低溫脆性而限制的應用范圍的缺點,其中尤以納米三氧化二鋁-碳化硅納米復合材料較為顯著,其抗彎強度從單相氧化鋁陶瓷的300-400Mpa提高到1GPa,材料的斷裂韌性提高幅度也在40%以上。
納米氧化鋁添加到陶瓷基片中不僅可以改善基片的燒結性能,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氧化鋁基板材料的熱穩(wěn)定性。
國內已有研究機構研究證實,添加納米氧化鋁可以將熱穩(wěn)定性提高2-3倍,平整度提高1.5倍我公司陶瓷專用納米氧化鋁具有純度高,粒徑小,分散性好等特點,廣泛用在各種陶瓷。
在粉料擠壓成型過程中,納米α-Al2O3粉可填充到微米氧化鋁粉體的孔隙之中,減小了孔隙尺寸;成型壓力提高,可減少氣孔數(shù)量,從而提高了陶瓷素胚的密度,改善了氧化鋁陶瓷燒結后的密度和力學性能.
納米a-Al2O3的添加,促進了燒結活性,有助于降低燒結溫度,燒結溫度為1450℃時,抗彎強度和斷裂韌性均達到較大值
少量納米a-Al2O3的添加,能有效的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,在1450℃燒結氧化鋁陶瓷,當添加量為10%時,抗彎強度為415mPa,斷裂韌性為4.1MPa·m^1/2。
技術指標:
項目
質量標準
型號
VK-L30
外觀
白色粉末
晶型
α相
處理前的含量﹪≥
99.99%
比表面積(m2/g)
10-30
粒徑nm
30-60
包裝:20公斤/桶
相關建材詞條解釋:
納米
單個細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,用 顯微鏡測直徑大約是五微米。舉個例子來說,假設一根頭發(fā)的直徑是0.05毫米,把它徑向平均剖成5萬根,每根的厚度大約就是一納米。也就是說,一納米就是0.000001毫米. 納米科學與技術,有時簡稱為 納米技術,是研究結構尺寸在1至100納米范圍內材料的性質和應用。納米技術的發(fā)展帶動了與納米相關的很多新興學科。有納米醫(yī)學、納米化學、納米電子學、 納米材料學、 納米生物學等。全世界的科學家都知道納米技術對科技發(fā)展的重要性,所以世界各國都不惜重金發(fā)展納米技術,力圖搶占納米科技領域的戰(zhàn)略高地。我國于1991年召開納米科技發(fā)展戰(zhàn)略研討會,制定了發(fā)展戰(zhàn)略對策。十多年來,我國 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。目前,我國在 納米材料學領域取得的成就高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,充分證明了我國在納米技術領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納米效應就是指納米材料具有 傳統(tǒng)材料所不具備的奇異或反常的 物理、 化學特性,如原本 導電的 銅到某一納米級界限就不導電,原來 絕緣的二氧化硅、 晶體等,在某一納米級界限時開始導電。這是由于納米材料具有 顆粒尺寸小、比表面積大、表面能高、表面原子所占比例大等特點,以及其特有的三大效應:表面效應、小尺寸效應和宏觀量子隧道效應。 對于固體 粉末或纖維,當其有一維尺寸小于100nm,即達到納米尺寸,即可稱為所謂納米材料,對于理想球狀 顆粒,當比 表面積大于60m2/g時,其直徑將小于100nm,達到納米尺寸?,F(xiàn)時很多材料的微觀尺度多以納米為單位,如大部份半導體制程標準皆是以納米表示。直至 2012年 6月,最新的中央處理器制程是22n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