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的銅雕文化歷史悠久,你穿越千年的歷史探訪我國古代輝煌燦爛的銅雕文化,中國古代銅雕源遠流長,絢麗璀燦,有著永恒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。傳世和近年發(fā)現的大量青銅器表明,青銅器自身有著一個完整的發(fā)展演變系統(tǒng)。
銅雕佛像大多形體較小而精致,便以攜帶供奉于佛寺和信眾家中佛龕,或納藏于佛塔地宮之中?!度龂尽酚涊d有“笮融大起浮屠祠內有一尊金銅佛像”,這是中國正史中首次明確的金銅佛像記載。但銅佛像實物最早的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。十六國是西晉末年,北方少數民族一時間紛立的小朝廷,絲綢之路傳來的佛教使這些地區(qū)得風氣之先,所以十六國佛教較之南方東晉更為昌盛,神像等藝術也因之而勃興。
自然而然銅佛像也是信奉宗教之人所最熟悉的宗教用品,銅佛像主要是用銅或者青銅鑄造的佛像,有些銅像較為奢華,表面鎏金。主要用來寺廟的祭拜和供奉,也被稱為金佛。除金佛之外還有
石材佛像、玉佛、
玻璃鋼佛像等多種分類,但是最常見的要屬銅佛像了。
銅雕藝術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一個主要部分,它與歷史、冶金、文字、造型美術有著相當密切的聯(lián)系。商、周青銅器歷來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榮譽。而新時代銅雕與古代銅雕相比,在造型以及制作藝術上有著更明顯的進步,制作上更加精湛、形制瑰異、花紋繁縟、富麗堂皇。有更大的藝術欣賞價值以及收藏紀念意義。
其中后趙、前后秦、北涼統(tǒng)治者以更虔敬的態(tài)度接受佛教。當時的佛教流行造像功德思想,人們迫于戰(zhàn)亂又熱切希望解脫痛苦,這是佛像藝術得以興盛的根本原因。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館藏后趙建武四年(338年)銅佛像,是中國現存有明確紀年的最早金銅佛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