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墻巖棉板的制作流程:外墻巖棉板是由玄武巖(礦渣)經高爐融化成液狀,經高速離心棍甩絲,經高速風流噴吹,形成纖維細度小,柔韌性強的巖棉板纖維,經噴吹布棉法,用巖棉板合成專用膠將其噴入巖棉纖維中,將巖棉纖維合成,然后經定速擺錘,勻速布棉法將巖棉纖維布棉,經履帶轉速控制,上下履帶壓制法,壓制成巖棉板,巖棉板的密度高低由履帶轉速控制,及擺錘落棉量決定。巖棉經擺錘布棉后,由履帶上下壓制法,傳送至高溫烘干爐中,將其烘干,制作成巖棉板后。傳送出烘干爐,經高速切割鋸縱向切割成為寬度均勻的巖棉板長板,后經高速切割鋸由微電腦控制,橫向切割成長度相同的巖棉板。紅經傳送帶傳送至包裝設備。由設備自取法將巖棉板單板重疊成固定包裝數(shù)量的巖棉板。后經傳送帶將巖棉板送至包裝平臺,經傳送至熱塑模包裝過程,設備自動用巖棉板熱縮專用膜將巖棉板包裹,由傳送設備將熱縮膜包裹巖棉板送至熱縮收縮爐,經高溫烘制使其收縮膜自然收縮,將巖棉板嚴緊包裹,再由傳送設備傳送至運輸車,運輸至巖棉板存放庫。這樣整個外墻巖棉板制作過程就已完成。
相關建材詞條解釋:
巖棉板
巖棉行業(yè)隸屬中國絕熱節(jié)能材料協(xié)會,巖棉板是以玄武巖為主要原料,經高溫熔化、纖維化處理、產品后加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而制得的一種無機纖維板。它具有優(yōu)良的絕熱性能、吸聲性能、防火性能,并且質輕,屬于新型建筑材料。巖棉是國際上公認的“第五常規(guī)能源”中的主要節(jié)能材料,設備上每采用1m3的巖棉制品進行保溫,平均可節(jié)省能量2500卡/小時,相當于每年可節(jié)省3噸標準煤。在建筑上每使用1噸巖棉板進行保溫,一年至少可節(jié)省相當于1噸石油的能量。我國于50年代末開始從國外引進相關技術,但一直停留在生產礦棉的階段,盡管這些年來我國礦棉行業(yè)有所發(fā)展,但整體生產水平及工藝與國外發(fā)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,無法滿足外墻外保溫用巖棉制品GB/T25975-2010標準,對此,廣德施可達巖棉制造有限公司引進國外先進技術、同時依托自身領先的技術力量,采用國際先進的四輥高速離心機、擺錘技術以及三維鋪棉法生產,加上科學精細化管理,施可達建筑用巖棉板完全符合GB/T25975-2010標準,亦滿足或達到歐美等發(fā)達國家的相關標準。
傳送
詞目:傳送拼音:chuán sòng英文名稱:transport釋義:指由A地直接到B或C地飛機等一些交通工具的傳輸也叫傳送主要用在游戲中
外墻
(理解圍護結構:《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(guī)范GB/T 50353-2005》中的術語說明:圍護結構是指圍合建筑空間四周的墻體、門、窗等(應全封至頂))建筑的表皮是指外墻的飾面,是外墻的一個部分,比如外墻磚等,是父子關系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