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(jù)央視財經6月10日消息,今年1-5月,韓國三大船企已經承接近200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1300多億元)的訂單額,幾乎超額完成上半年的接單目標,有的船塢甚至把生產計劃排到了2024年。然而在表面繁榮的背后,韓國船增收不增利企卻深陷增收不增利的泥潭。上個月末,占到造船成本兩成的厚鋼板的平均價格又上調大約一成。人力的短缺也讓韓國的船企苦惱不已。之前在造船業(yè)低迷時期,不少熟練工人轉行去了薪酬更高的建筑等行業(yè)。船舶的很多施工環(huán)節(jié)都必須由人工完成、很難自動化,當前訂單激增的情況下,用工荒就日益凸顯。